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《管理百年》金课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2748|回复: 0

论《三国演义》与《水浒传》的人物形象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4-6-14 17:18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说起《三国演义》人们一定会想到“智绝”的诸葛亮、“义绝”的关羽,“奸绝”的曹操,这三位也是作者在该书中着力刻画的三个人物。而提起《水浒传》,人们又多会想起林冲、武松,鲁智深等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。那么这两本名著在刻画人物时有什么不同之处?两书的人物形象又有这什么样的联系呢?

要了解两书在刻画人物形象的不同之处,必须要弄清楚两书定义类型的不同。《三国演义》是历史演义,讲的是历史,讲的是大的战略和小的战术,全书的基点是一个个历史故事,总而言之,《三国演义》讲的是事,这就导致《三国演义》不可能费去较大的篇幅来讲单个人物的形象与性格,这也导致了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人物终其一生都是一个性格和形象。诸葛亮一辈子都聪明绝顶,而且一天到晚都是羽扇纶巾;关羽一辈子都义薄云天,且他身上那件绿袍就从没脱下来过;而曹操则奸诈了一辈子,连临终遗言都被灌上了奸诈的标签。或许,诸葛亮天生的智慧和关羽早年形成的忠义性格可以延续一辈子,但曹操的奸诈性格绝对不可能是与身俱来的。历史上的曹操在青年时期还是相当正直的,棒杀蹇图一事就足以说明,即便是在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后,说的也不过是“宁我负人,毋人负我”这八个字,到了《三国演义》,这句话就变成了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,奸诈之气陡然提升。《三国演义》为了展现战略大局和历史进程,牺牲了单个人物的形象变化和性格演变,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。相比而言,《水浒传》对于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刻画则要丰富的多。其原因与《水浒传》这本书的定义类型有关,《水浒传》讲的是英雄传说,讲的是英雄,讲的是人,全书是以一个个人为基点,通过这些人发生的故事而串联在一起的,这也使得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方面不遗余力。以武松为例,武松在《水浒传》的首次出现是在第二十三回,在柴进的庄园里,宋江不小心弄了些炭火在武松的脸上,武松大怒,抓着宋江就要打。由此可见,武二郎在登场初期还是相当鲁莽的一个人,而到了《水浒传》后期呢?《水浒传》第一百一十九回,宋江征定方腊,准备回师,此时已是独臂的武松对宋江说:“小弟今已残疾,不愿赴京朝觐。尽将身边金银赏赐,都纳此六和寺中,陪赏公用,已作清闲道人,十分好了。哥哥造册,休写小弟进京。”从这番话中可以看出,亲人离世,战友阵亡,自身残疾,历经世间疾苦的武松已经看淡了世俗,遁入空门已注定是他最后的归宿,此时的武松早已不是那时抓着宋江就要揍的武二郎了。在形象方面,武松在《水浒传》中的形象也是前后不一,有所变化的。在打虎之前,武松是一个寄人篱下,终日无所事事的形象;打虎以后,武松则是以打虎英雄武都头的形象出现;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后,武松又是以一个囚徒的形象出现;大闹飞云浦后,武松又是以一个行者的模样出现。一个人物,多种形象,多种性格,这在《水浒传》中是经常出现。人这种动物本来就是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,《水浒传》的这种写法使得书中人物更加逼真,剧情更加合理,这是《水浒传》的一大特点,也是《三国演义》所不能及的。

相较与对比两书刻画人物方式的不同,我更喜欢寻找两书中人物形象的关系。《水浒传》是一本善于借用历史人物为原型来设定英雄好汉的著作,当人们提起《水浒传》中三国背景的人物时,往往会想到大刀关胜,小温侯吕方,但有一人,大家却一直无法把他和三国联系起来。五年前,我在读《水浒传》时,偶然发现书中对于林冲的外貌描写与《三国演义》对于张飞的外貌描写是基本一致的,都是“豹头环眼,燕颔虎须,身长八尺”。此外,在《水浒传》第四十八回中,有这样一段对林冲的描述“嵌宝头盔稳戴,磨银铠甲重披。素罗袍上绣花枝,狮蛮带琼瑶密砌。丈八蛇矛紧挺,霜花骏马频嘶。满山都唤小张飞,豹子头林冲便是。”从这段话可以看出,林冲的人物形象应该基本上是以张飞为原型设定的,且两人的作战都以凶狠著称。那么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眼里,张飞是一个莽夫,而林冲则更像一位儒将呢?首先,我们来看张飞的初始职业,张飞在追随刘备之前,是一名屠夫,屠夫这个职业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是莽夫的代名词,象“庖丁解牛”里的那位屠夫,在现实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,且张飞在书中经常干出一些莽撞的事情,所以张飞的莽夫形象自然就深入人心了。再来看看林冲,林冲的初始职业是八十万禁军教头,怎么说也是国家公务人员,《水浒传》第一次对于林冲的描写也是相当精彩的,“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,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。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,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。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,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。”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,林冲的穿扮应该是相当“文艺”的。在宋朝那个重文轻武的时代,武将通过自己文人的穿着来提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,应该是中央地区普遍的风尚。虽然林冲与张飞有着相同的外貌,但由于职业和所处社会背景不同,导致两人的穿着相距甚远,林冲儒生的打扮与其粗犷长相的矛盾也反映出他内心与外表的不一,突出了其内心的挣扎与斗争。又由于后人在影视,戏剧方面对于两人的刻画基本是朝着两个方向进行的,所以在人们心中,对于这两人已基本上没有任何可以联系的地方了。

《三国演义》与《水浒传》的人物众多,我不可能一一道来,但我希望,读者在看完此文之后,能在以后的阅读中多注意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变化,微妙的性格变化与细小的形象变化往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巨变,更能体现人物内心的矛盾,人与人之间的冲突,能更好的帮助读者接近书中的人物,感受小说的现实价值。[原作者:曾志豪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管理中国网

GMT+8, 2020-10-20 19:00 , Processed in 0.366089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